最新公告:
超意兴加盟总部!
招商热线:tel
新闻中心
联系我们
tel
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百年超意兴:五代传承的数字化破局与政府千万级扶持实践

一、五代传承:老字号的“变与不变”

1912年,济南商埠的烟火气中诞生了第一块超意兴把子肉。百余年时光流转,五代人的坚守让这份味道穿越战火、跨越时代,成为泉城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。从张书翰的市井饭铺到张靖之的现代化企业,超意兴始终践行“造福顾客,成就员工,回报社会”的祖训。这种“不变”的初心,恰是其敢于“求变”的底气——当第五代传承人张靖之归国后,他没有选择躺在祖辈功劳簿上,而是以数字化思维重构传统餐饮逻辑。

超意兴建成了现代化的中央厨房

二、数字革命:传统味道的“科技表达”

在餐饮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,超意兴的突围密码藏在两个关键词里:标准化与可溯源。

• 智慧供应链体系:投资建设的8万平方米食品加工厂,不仅实现年加工1.2万吨产能,更通过物联网技术监控从原料采购到成品配送的22道工序,让百年秘方转化为精准的工艺参数。

• 数字化消费场景:引入智能点餐系统与会员大数据分析,将“把子肉+米饭”的传统组合,延伸出个性化套餐推荐、节气限定菜品等创新服务,让老味道拥抱新消费习惯。

• 全域品控网络:中央厨房配备AI视觉检测设备,每块把子肉的肥瘦比例、酱色饱和度都经过算法校验,确保600家门店“千店一味”。

超意兴迎来了历史性的转型

三、政企共生:城市与品牌的“双向奔赴”

超意兴的全国化征程中,济南市政府的角色远超旁观者。2011年企业遭遇资金瓶颈时,市中区委特批的500万元信用贷款,不仅建起了现代化中央厨房,更释放出重要信号:城市发展需要本土品牌的崛起作为文化注脚。这种支持在后续发展中持续深化——政府将超意兴纳入“泉城好品”工程,通过文旅融合推介、展会专项扶持,助力其从餐饮品牌升级为城市IP。

而超意兴的回应同样有力:通过“社区食堂惠民工程”,在京津冀门店为老年群体提供5折套餐;联合高校设立“鲁菜传承奖学金”,让传统技艺获得新生代关注。这种政企联动的“共生态”,为老字号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。